2,106 | 20 | 7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新媒体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不同的学科从自身学术背景出发对新媒体进行解读,其中新闻传播学因其对信息传播规律的关注而成为这一学术阵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学术思维的束缚,目前的新媒体研究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如何在取得学科进步和助力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中取得平衡,是新媒体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并从学术发展和现实需求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新媒体研究的源起。提示了新媒体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认识—视角—方法"的路径提出构建多层次新媒体研究框架的设想。最后,明确了重建新媒体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学科本身的存续发展和解决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Abstract:1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35928/36353/3160168.html,2005年2月1日。
2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3 毕晓梅:《国外新媒体研究渊源》[J],《新闻传播学》,2011年第3期,第115页。
4 谢新洲等:《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影响与利用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第41页。
57 杜骏飞、周玉黍:《传播学的解放》[J],《新闻记者》,2014年第9期,第35、33页。
68谢新洲:《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0年1月,第44、44、45、45页。
9 徐剑、赵征南:《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基于CNKI、CSSCI高被引论文观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第52页。
10 孙玮:《为了重建的反思——传播研究的范式创新》[J],《新闻记者》,2014年12月,第50页。
张涛甫:《新闻传播理论的结构性贫困》[J],《新闻记者》,2014年第9期,第49 页。
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王志弘(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06页。
刘洋、李喜根:《新媒体传播研究及知识增量》[J],《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8期,第72—73页。
谢新洲:《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N],人民日报,2015年4月19日第五版。
马克·波斯特(著)、范静晔(译):《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G206
引用信息:
[1]谢新洲,李冰.新媒体研究的困境及发展[J].新闻与写作,2016,No.380(02):29-32.
基金信息: